今天是: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学校管理 > 文明管理
和煦春风育桃李
——爱游戏入口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
编辑日期:2010-4-10  发稿人:城北小学  阅读次数:次  [ 关 闭 ]
     爱游戏入口是一所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(始建于1906年),直属于裕安区教育局。学校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(相继于2006、2007年落成并投入使用),占地53亩,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,校舍宽敞,布局合理,设施一流,功能齐备,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。现有59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4500余名;在职教职工155名,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0余名,特级教师、中学高级教师11名,获得区级以上荣誉称号130余人次。学校坚持以三个文明建设为动力,依法治校,以德育人,大力推行素质教育,全面提高教育质量,取得显著成绩,先后荣获全国推行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》先进单位、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、全国红旗大队、连续三届省文明单位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、省红领巾示范学校、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、省电教先进单位、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、省家教先进单位、省家教名校、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、市文明单位、市示范小学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区级以上表彰60余项。
     一、健全组织,加强领导是文明创建工作的关键
 学    校党政领导一贯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位置。目标明确,措施得力,方法科学,工作扎实。认识文明创建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、构建和谐校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所以我校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,加以研究实施。
学校成立了强有力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组,校长任组长,支部书记任常务副组长,副校长任副组长,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。领导组下辖办公室,配有办公室主任;德育处与少先大队部具体负责实施。学校工会、关工委、共青团、家长学校等组织密切配合。班主任、课任教师是主要依靠力量,是文明创建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、实施者,从而形成了组织周密、责任明确、队伍整齐的文明创建工作体系,构成了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,人人抓创建,处处有创建,做到教书育人,管理育人,服务育人,营造出浓厚的育人氛围。
    学校把文明创建作为重要工作,常抓不懈。期初有计划,期中有检查,期末有总结;制订了系统的规章制度计62项,并编辑成书,名曰《城北小学常规管理手册》,如:《职业道德规范》、《礼仪常规十条》、《升旗制度》、《党风廉政建设制度》、《政治学习制度》、《雏鹰争章达标实施细则》、《美在教室评比标准》等等。使文明创建工作规范化、制度化。形成了文明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,在经费上给予保障,确保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。
    二、优化育人环境,营造氛围是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
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开放的大课堂,是无字的教科书,学生置身其间,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。我们十分重视营造和谐、文明、愉悦的校园环境,为文明创建奠定坚实基础。
1、营造校园环境:崭新的校舍为我们提供了温馨的育人载体,如何科学地管理校园,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则是学校管理者水平的体现。我们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,筹巨资兴建了一幢四层综合楼,内设包括党员活动室、荣誉室、少先队活动室、阅览室及多功能报告厅等专用馆室二十余个。修建了拥有200米环形跑道的操场和网球场、篮球场、乒乓球馆;立旗杆,建花坛,植树种草,树木成行,草坪如茵,花卉满园,修篁成荫;设置两处计24米长的不锈钢宣传橱窗,优美的校园,催人奋进,陶冶情操,启迪智慧。
2、创设文化情境: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和煦春风,如无声细雨,润物无声,启人心扉。我们在校园楼壁的显要处制做了10余条永久性巨幅标语,至理箴言,举目可见,萦绕心头;在所有教室里悬挂《小学生守则》、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及名人名言;在教室走廊墙上悬挂英雄、模范人物和科学家画像(镜框),以崇高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励学生;在教学楼门厅墙壁上设置多块大幅宣传牌,内容有“八荣八耻”、“三个面向”、校风、校规等,从而达到“块块墙壁都说话,校园处处皆育人”之境界。在逸夫楼门厅上方架设宽幅电子显示屏,以滚动字幕及时传播时政要闻、校园新事。在所有教室安装了彩色电视机和扩音音箱,开通了校内闭路电视网、广播网、宽带网和程控电话网,使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了科学化、现代化,达到优质高效。
3、优化人际情境:融洽和谐的人际情境是文明创建工作的前提。我们倡导并极力构建和谐的人际情境。做到严格要求、规范管理,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,保证工作的落实。要求学生穿校服,戴红领巾,说普通话,用礼貌语;团结友善,尊老爱幼,文明守纪,学法守法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,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,形成优良的学风。
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,因此,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。我们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,以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尺。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。坚持每周一次的教师政治学习和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。如在皖西烈士塔下、在许继慎将军墓园、在金寨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,接受革命传统教育;开展师德竞赛,评选优秀,树立典型,弘扬正气;近几年评出师德先进个人、师德标兵、优秀党员、优秀教师等30多人次。树师风,铸师魂,增强敬业奉献精神,自觉抵制拜金主义,做到廉洁执教;加强自身修养,提高政治敏感性,坚决抵御黄赌毒、封建迷信的侵蚀和邪教的蛊惑,保持正确方向和朴素本色,立足讲台,勤奋耕耘。要求教师穿戴整齐,仪表大方,言谈文雅,举止端庄,做到“三和”:与同事和谐相处,对学生和蔼可亲,对家长和气热情,以教师风范做学生表率。
立体化的育人环境,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氛围,形成了优良的校风;优良的校风促进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,激励学生奋发进取,茁壮成长。
三、养成习惯,提升素质是文明创建工作的归宿
学校文明创建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,培养合格公民。有人说:“播种行为,将收获习惯;播种习惯,将收获性格;播种性格,将收获命运”。可见,养成教育的意义之重大。
1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培养良好行为习惯。我们坚持贴近生活、贴近实际的原则,结合贯彻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和《小学生守则》,对学生进行以艰苦朴素、热爱劳动、文明守纪、勤学善思、安全卫生等为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,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、学习、做事之中,以小见大,日积月累,逐渐形成。如开展文明班级评比、卫生循环红旗竞赛、文明之花评选、当“小家长”、“雏鹰争章达标”等活动;开展“生活自理能力”问卷调查及课题实验;举行“学规范,用规范”及“讲公德、守法纪”等主题班会;设立“储蓄罐”,节约零花钱。通过活动,着力培养学生的“五自”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。利用广播、电视、墙报、专栏宣扬好人好事,促进活动深入发展。
2、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。举行“环保知识竞赛”、“我眼中的生态裕安”演讲比赛(谢雨攸同学获区第一名)、“保护环境,珍爱生命”为主题的电脑制作比赛(曹亚男、陈斯杰均获市一等奖)和书画比赛(何天宇同学获全国金奖,并收入作品集);六(一)班何敌、六(三)班关世隽在二00七年在世界小学生电脑创意作文比赛中荣获铜牌奖;在每年世界环境日组织师生上街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;组织师生为美化家乡植树造林,到天盈星城开展植树活动,160多名师生亲手植树近千棵。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,受到更深教育,纷纷表示:珍爱花木,保护环境,并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:爱护树木,人人有责。
3、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,在活动中培养习惯。坚持开展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。五(四)班是交通安全教育示范班,学校与军分区结成“军民共建单位”,聘请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;请离休“老八路”来校讲革命传统和战斗英雄故事。今年8月份开始至年底,开展“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”系列纪念活动,如举行军史报告会及“我爱军旗”主题班(队)会,讴歌革命军队的丰功伟绩;开展认军旗、唱军歌活动,开展军事夏令营。
举行书画展览、现场书画竞赛、歌咏比赛、诗歌朗诵会、演讲会;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,以歌舞、小品、相声、快板、朗诵、器乐演奏、校园剧等不同艺术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教育。例如弘扬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校园剧《一起唱响新童谣》、宣传环境保护的歌舞《大树与小鸟》以及表现尊师爱生的长篇诗朗诵《献给母校的歌》(由40余名师生同台演出),都是优秀节目中的精品。开展了“远离毒品、关爱生命”的系列活动。
通过活动,陶冶了情操,培养了特长,涌现出一批文艺新苗,如谢雨攸同学就是其中突出代表之一。她曾获得全国及省级大奖10余项,还受到省委副书记王明芳亲切接见。六(五)班王宇主持节目非常老到,古筝弹奏获省少儿组一等奖,今年被团省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;二(9)班涂成龙、三(2)班董无暇在全省少儿书画大赛“党是阳光我是苗”绘画比赛中荣获省二等奖(全省仅6名二等奖获得者),在省委大院现场颁奖。在刚刚结束的六安市中小学生写字比赛中,我校有15名同学分获一、二、三等奖。……
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,学生在成长,老师也在成长,师生共同进步,涌现出市模范教师、市师德标兵多人,仅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中,我校在区级比赛中就产生了23名教学能手,11人参加市教坛新星的角逐。……
文明创建工作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,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整体优化,形成校风正,教风新,学风浓的可喜局面,教育质量持续提高,赢得了学生家长信赖、社会赞誉、领导肯定。但是,与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,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,与文明创建的标准,与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还有差距,我们一定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,坚持育人为本,德育为先,实施素质教育,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为构建“和谐社会”作出贡献。
 
 
二OO七年十二月十五日

Copyright © 2014 版权所有:爱游戏入口 All rights reserved.
皖ICP备07503230号 访问人次: 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